분야    
발행기관
간행물  
발행연도  
발행기관 : 성균관대학교 유교문화연구소387 개 논문이 검색 되었습니다.
百年來儒家宗敎性的爭論
왕소초 ( Wang Xiao-chao )  성균관대학교 유교문화연구소, Journal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2017] 제27권 187~204페이지(총18페이지)
百年來對於儒家宗敎性問題的討論, 呈現出多種思想匯流交錯的格局。胡適、馮友蘭一直到陳來所代表的理性人文主義,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占據主流。在這個大的背景下, ?多哲學以及宗敎社會學學者, 將宗敎性視爲儒家思想的殘餘。牟宗三、唐君毅等以“內在超越”來解釋儒家“天人合一”的宗敎性, 其主張影響深遠。任繼愈、李申出於批判傳統社會現實的需要, 認爲儒家就是宗敎;而蔣慶、陳明等重提康有爲孔敎論, 意圖將儒家重建爲國敎或公民宗敎。然而, 大多數學者幷不接受“儒家是敎”, 而僅肯定儒家有終極關懷。著眼於社會實踐, 安樂哲認爲儒家是“以禮爲中心”的角色倫理, 在社群對個體的塑造過程中體現出相當的宗敎性;而著眼於個人的修身實踐, 張學智等也論述了傳統士大夫實現終極關懷的功夫論進路。最終, 與“內在超越”一脈相承, 杜維明提出精神性人文主義, 堅決區別於缺乏宗敎關懷的凡俗人文主義。同時, 他也指出, “內在超越”的儒家傳統可以與“外在超越”的西方宗敎傳統幷行不悖, 互相對話。
TAG 儒家宗敎性, 儒敎, 理性的人文主義, 內在超越, 精神性人文主義, religiousness of Confucianism, Confucianism, rational humanism, immanent transcendence, spiritual humanism
十七、十八世紀來華耶?會士對於《中庸》的譯介
나형 ( Luo Ying )  성균관대학교 유교문화연구소, Journal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2016] 제26권 1~24페이지(총24페이지)
儒學域外傳播史一直是跨文化硏究中的重要課題。康熙朝來華耶?會士集體譯介儒學典籍的活動及其刊行於歐洲的多個拉丁文譯本, 不僅構建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個高峰, 幷且深入影響了歐洲啓蒙思想家對於中國的認識。本文擬以《中庸》一書的譯介爲例, 經由梳理十七、十八世紀最重要的三個《中庸》拉丁文譯本:《中國政治道德學說》(Sinarum scientia politico-moralis, Guamcheu-Goa 1667/1669)、《中國哲學家孔子·中庸》(Liber secundus of 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Paris 1687)和《中華帝國六經·中庸》(Immutabile Medium of Sinensis imperii libri classici sex, Pragae 1711), 呈現淸中期在華耶?會士譯介儒學典籍的具體情況以及三個譯本各自的特點。此外, 本文亦述及來華耶?會士在中拉雙語譯本刻印出版方面所進行的開創性實踐。
TAG 中庸, 耶?會士, 跨文化譯介, 儒學槪念, 雙語文本, Zhongyong, Jesuits, 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Confucianconcepts, Bilingual text
關於李贄的宗敎的合一主義或三敎合一思想
김학재 ( Kim Hak Ze )  성균관대학교 유교문화연구소, Journal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2016] 제26권 25~47페이지(총23페이지)
本文討論李贄(1527-1602, 字宏甫, 號卓吾)對儒、釋、道三敎的態度。雖然李贄是明代思想界的一個著名的人物, 但是他的思想却不被人所知。因爲他難解的思想主張, 他有時被認爲是佛敎僧侶, 有時又被認爲是儒敎士大夫。除了儒敎和佛敎以外, 他還曾對《老子》、《莊子》等道敎經典進行注解。李贄的複雜身分使他陷入困境。此情況涉及所謂宗敎的合一主義(religious syncretism)的主題。李贄對三敎的態度似乎接近三敎合一主義。但是本文所要主張的是, 他不僅是一位覺悟的三敎合一活動家, 而且是一位信奉唯一普遍道的“道基要主義者”(Dao-ist fundamentalist)。本文通過對其各種文章的分析, 提出以下觀點:他主要關心的是實現眞正的道, 因此對他來說, 重要的問題不是屬於某個特定的學派或實現三敎合一主義, 而是能否正確地體現道。李贄對道的探求幷非從純粹的理論關注開始, 而是從他的道德實踐關係開始。
TAG 李贄, 三敎合一, , 宗敎的合一主義, 儒學, 佛敎, Li Zhi, sanjiao heyi, dao, unity of the three teachings, syncretism, Confucianism, Buddhism, Daoism
《論語》和資本主義模式
고재석 ( Go Jaesuk )  성균관대학교 유교문화연구소, Journal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2016] 제26권 49~64페이지(총16페이지)
本論文所關註的正是, 在熱烈討論資本主義未來的今天, 儒學作爲東亞共同的精神遺産, 究竟能爲我們做說些什??筆者認爲, 儒學能勾將資本主義的未來引向具有東亞思維特征的新方式“儒學資本主義”, 在尊重多元化價値的現今社會中, ?依然是對我們有意義的價値體系。儒學徹底反對不顧關係性而只顧自己利益。“見利思義”是說, 見到利益, 則考慮我與他人的關係, 追求相互可以共生的價値“義”。卽意味著義與利的合一、公與私的合一、道德與經濟的合一。儒學對“基於義之利”槪念的定義是, 爲了維持我和周圍許多有關係的存在者之間的和諧關係, 追求基於每時每刻發生變化的“義”的利益。這是以義與利、道德與經濟、個人與共同體之合一爲基本前提的。但是, “小利”之“利”却意味著不考慮他人, 不擇手段和方法, 只顧追求個人的榮華。這種“利”是分離我與他、家族與社會、國家與國家、人類和自然, 只爲有區別的??而盲目追求的“小利”。儒學還主張“均分”, 其意味著能使我和共同體和諧共生, 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配的“時...
TAG 資本主義, 經濟, , , 道德, 論語, 儒學資本主義, Capitalism, Lunyu(Analects), benevolence (ren仁), righteousness (yi), Confucian Capitalism, righteous profit
時 ――一個考察儒家天人關係的獨特視角
가정정 ( Jia Zhenzhen )  성균관대학교 유교문화연구소, Journal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2016] 제26권 65~80페이지(총16페이지)
從中國傳統儒家的哲學文本和歷史文獻出發, 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試圖闡釋儒家思想中“時”這一槪念的價値與意義。在儒家思想中, “時”的原始意義蘊含在四時的變化之中, 由於四時變化同時也被解讀爲天或自然運行的基本法則, 當二者從意義上被勾連在一起, “時”便獲得了更多的思想內涵。人們根據“時”的規則進一步服從天的規則, 其途徑有二:一表現爲禮的外在約束, 一表現爲與天命貫通的君子人格的內在自然發顯。孔子敎人以文、行、忠、信, 但孔子之敎人從不脫離具體情境, 這就是遵從“時”之精神的微妙和困難之處――人們能勾在禮儀典策中?到規範, 但在眞實發生的具體情境之中, 當下的判斷與決策却總是具有唯一、獨特和不可重複的特性。然而眞正的儒者具備這種選擇的智慧, 他們能勾在恰當的時境中做出正確的選擇, ?隨“時”的要求以至於履行自身天命的職責。從這一意義上說, “時”在考察儒家天人關係的這一問題上, 確實是一個本質又獨特的槪念和視角。
TAG , , 君子人格, 天命, , time, ritual, gentleman personality, mandate of Heaven, cheng
東學之終極實在“至氣”的哲學內涵
박소정 ( Park So Jeong )  성균관대학교 유교문화연구소, Journal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2016] 제26권 81~100페이지(총20페이지)
本文探討在韓國哲學語境下“至氣”槪念的含義。“至氣”是東學卽朝鮮末創立的宗敎思想的核心槪念。現存硏究通常從理氣論的角度理解“至氣”, 因而將東學看作氣一元論, 成爲朝鮮性理學的一個分派。但如果詳細考察“至氣”槪念的産生背景及其在東學經典中的含義, 我們能看出東學的“至氣”實際是脫離了理氣論?架的一種新的思想模式。將“氣”作爲終極實在的名稱的用法幷不符合以理爲主宰原理的朝鮮性理學系統。“至氣”是與“天主”、“上帝”和“hanallim”一同指稱終極實在的名詞。但不同的是, “至氣”作爲東學的領導人水雲崔濟愚有意命名的特殊槪念, ?旣不是萬能的絶對存在, 也不是我們應該要把握的最高原理, 而是圍繞著我們、內在於我們, 幷因此被我們所眞實體驗的終極實在之名。進一步, 通過考察“氣”在當代韓國話中的廣泛運用及其表達, 本文證明了“至氣”所展現的思維模式是深深紮根在韓國話中的。
TAG 至氣, 終極實在, 東學, 韓國哲學, 韓國語, jigi, ultimate reality, gi氣, qi氣, Donghak(Eastern Learning), Korean philosophy, Korean language
“七經”、“十三經”、《儒藏》 ――“蜀學”與儒家經典的體系構建
서대강 ( Shu Dagang )  성균관대학교 유교문화연구소, Journal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2016] 제26권 101~123페이지(총23페이지)
儒學是以經典傳授與詮釋爲主要形式的學術流派, 儒家經典文獻由“四經”而“六經”, 又由“五經”而“七經”, 由“九經”而“十三經”, 是一個不斷擴展和更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 巴蜀學人也做出過不朽貢獻:漢代文翁所建石室學宮曾使儒家經典從“五經”擴大到“七經”;五代孟蜀興刻的“蜀石經”, 又使儒家經典從“九經”擴大到“十三經”;近代廖平嚴分“今學、古學”, 又欲將儒學經典從《十三經注疏》向《十八經注疏》推進。借鑒“蜀學”推動經典體系不斷更新的經驗, 爲適應儒學的當代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 打造普及型“六書”(《孝經》、《論語》、《孟子》、《荀子》《大學》、《中庸》), 和高級型“十三經”(《周易》、《尙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大戴禮記》、《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國語》、《爾雅》、《古樂經傳》)兩個系列, 幷輔以新出土的儒學文獻, 形成內容最全面、校勘最精良的經典文本, 爲儒學的大衆化傳播和學術性提升奠定可?的文獻基礎。
TAG 儒經, 七經, 十三經, 儒藏, 六書十三經, Confucian classics, The Seven Classics, The Thirteen Classics, Ruzang, The Six Books and Thirteen Classics
《周易》中道與吉凶悔吝 ――基於道德形而上學的詮釋路徑
마준 ( Ma Jun )  성균관대학교 유교문화연구소, Journal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2016] 제26권 125~135페이지(총11페이지)
“中道”思想是《易經》的一個重要思想, 其本意表示卦爻的履中得位, 包括“中正”和“時中”兩個維度。凡符合“中道”的爻多吉而少凶, 這反映了一種素樸的人生哲理。“中道”思想在《易傳》中被加以提煉和發展, 幷引申爲一種重要的道德觀念。《易傳》通過賦予作爲宇宙本體的天道以全新的道德意義, 從而溝通了德行與吉凶之間的鴻溝, 揭?了君子進德修業的合理性, 幷進而確證德福之間的一致性。這一道德形而上學的詮釋路徑包涵了宇宙論和本體論兩個層面, 對後世儒家産生了深遠影響。
TAG 周易, 中道, 吉凶悔吝, 道德形而上學, 德福一致, Yijing 易經, zhongdao, moral philosophy and fortune, moral metaphysics, unity between virtue and fortune
孔子時中觀詮釋的反思
이행영 ( Lee Hsing-ling )  성균관대학교 유교문화연구소, Journal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2016] 제26권 137~158페이지(총22페이지)
相較於孔子之世的隱者追求自身淸白遁世的態度, 孔子認爲値此濁世固吾人所不欲, 仍不應消極?開應承負道德責任的義務與放棄自我實現的可能。因此, 孔子秉持“隱居以求其志, 行義以達其道”的原則自我要求。隱居時所求之“志”, 與用仕時所實現之“道”, 乃二而一。一者言其潛隱, 一者言其顯發, 二者乃仁者仕與不仕兩面之表現。隱居時, 沈潛於道德修養及知識的充實, 保持自我批判的覺知與社會批判的良知, 不隨濁流, 不改其志, 以等待適切的實現機會, 卽是“忠”道的表現;待到得意用仕時, 正提供士人一個“成物”的客觀有力條件, 旣取得有力之勢, 則可藉勢推倡理想的仁政義道, 滌淨私欲, 助人“成己”, 也就達到“成物”的目的, 亦卽是“恕”道的表現。本文藉先秦儒家傳世典籍與出土文獻郭店簡〈窮達以時〉與上博簡《詩論》等新材料解析, 檢視孔子依於“用行舍藏”淑世原則, 無可無不可的時中觀, 藉由思索孔子對隱者的反思, 對執政治價値態度的批判所採取的“不用之用”, 正顯示其道德主體價値...
TAG 孔子, 忠恕, 時中, 窮達以時, 詩論, Kongzi(i.e. Confucius), ren 仁 (benevolence), zhong 忠 (loyalty), shu 恕 (tolerance / forgiveness),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ral self-cultivation
陳淳《論語》詮釋探微
당명귀 ( Tang Minggui )  성균관대학교 유교문화연구소, Journal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2016] 제26권 159~170페이지(총12페이지)
作爲朱門四大弟子之一的陳淳, 在對《論語》詮釋時, 其特色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將朱子《集注》中的注釋予以串講, 融朱注於串講之中;二是通過答問的形式對《集注》中的有關問題給予了解答, 這些問題主要圍繞《集注》所引他家之說、《集注》中的朱子自注、《集注》新舊說之不同展開, 通過解疑釋惑, 進一步加深了讀者對朱注的理解;三是以朱子《集注》爲本, 不僅對其中涉及到的重要范疇有釋析, 而且對其中的注釋也加以疏釋論述, 引申幷發揮朱熹的思想, 誠爲有功於朱學之人。
TAG 陳淳, 朱熹, 論語集注, 解疑釋惑, 朱學功臣, Chen Chun, Zhu Xi, Lunyu(Analects), clarification of doubtful and uncertain points, Neo-Confucian scholars in the Zhu Xi school
 1  2  3  4  5  6  7  8  9  10